货色问丨赵永军:金代齐国王墓为何被称为“南方马王堆”?
中新社哈尔滨2月26日电 题:金代齐国王墓为何被称为“南方马王堆”? ——专访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讨所所长赵永军 中新社记者 刘锡菊 1988年,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巨源乡城子村松花江南岸的金代齐国王墓被发明。该墓为土坑竖穴石椁木棺墓,木棺内葬匹俦二人,男左女右,墓主人尸骸保留较为完全,尚未完整糜烂,脸部眉、须、发俱在。在二人头后发明一块木牌,上有墨书“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另在棺板上方有银质铭牌记“太尉开府仪同三费事齐国王”,兼合葬制、出土葬具、文献进一步剖析,揣测该墓为金代齐国王完颜晏的伉俪合葬墓。
为何金代齐国王墓在学术界有“南方马王堆”之称?这座伉俪合葬墓有何特色?其考古发明有何特殊代价?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讨所所长赵永军克日就此接收中新社“货色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择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金代齐国王墓是怎样被发明的? 赵永军:墓葬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巨源乡城子村,阿什河右岸二级台地上,北去松花江近10公里。1988年5月中下旬,该村村平易近在村西建房平川时发明,并实时讲演有关部分停止妥当维护。随即,在黑龙江省文物治理部分的和谐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讨所对该墓停止了挽救性挖掘。 中新社记者:这座伉俪合葬墓有何特色?经专家考据,墓主是谁? 赵永军:墓葬为土坑石椁木棺墓,略呈货色向。石椁四壁由4块花岗岩石板构成,盖、底各由3块花岗岩石板平铺,共10块石板。石椁长2.8米、宽1.9米、高1.5米。石椁外壁毛糙不平,内壁平坦并刻有菱形纹图案。石板厚度0.2-0.3米。石椁四角外侧之漏洞用白膏泥封堵。木棺长2.3米、宽1.4米、高0.9米,棺上罩有绛地团龙纹织金锦。棺盖正中置银质铭牌,铭文曰:“太尉开府仪同三费事齐国王”。木棺工艺讲究,用等宽木方制造,棺壁及盖、底皆用暗带穿联而成。棺外四壁及边,角均用快意纹银片包饰。棺木抗腐机能精良,出土时齐备无损,表面涂有深白色漆料。棺内四壁围有双鸟纹织金绸帷幔。 在统一土圹内,于年夜石椁南侧,另有一小型石椁,小石椁四壁、盖、底共由6块花岗岩石板构成。长1.78米、宽1.17米、高1.22米。当为附葬,椁内有碎骨,可能为迁葬。 据金史记录,“齐国”为金代封王的二十个年夜国之一,先后授齐国王或齐王封号的无数人,经研讨认定,该墓主工资景祖孙完颜晏。《金史》完颜晏列传载,晏本名斡论,景祖之孙,阿聚散懑次子也。天会初,乌底改部兵变,因晏有盘算,乃命晏率军诛讨。月余,一境皆定。师还,授左监门卫大将军,为广宁尹,入为吏、礼两部尚书。……海陵迁都,晏留守上京,授金牌一、银牌二,累封豫王、许王、又改越王。贞元初,进封齐。世宗即位,拜晏为“左丞相,封广平郡王。不久,兼都元帅。年夜定二年(公元1162年),进拜太尉。复致仕,回籍里。是岁,薨”。晏逝世时年纪约在六十岁阁下,与墓主人骨骼年纪测定相称。 中新社记者:在该墓发明了哪些文物? 赵永军:棺内葬有男女人骨两具,仰身直肢,头西脚东。经体质人类学判定,男性年纪在六十岁阁下,女性年纪在四十岁阁下。 出土时,二人所穿衣饰保留齐备,头戴冠帽,足登靴鞋,身着长袍。男女墓主人着多层多款式服饰,男性着8层17件,女性着9层16件。衣饰品种有袍、衣、裙、衫、裤、鞋、带、帽等。光彩娇艳,质地优良,式样雍容华贵,制造讲究。此中袍、裙、裤极富现代南方平易近族特点。别的另有双鹅玉饰、金项饰、金环饰、金耳坠、金锭、金鞘玉柄刀等。男墓主人的阁下手中还各有一块金握,近似三角状,剖面成梯形。左手金握重85.9克,背刻有“八十”华文;右手金握重68.9克。金代贵族逝世先手握金块当源于华夏礼法,以示永久贫贱。 二人头后置有墨书“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木牌一块,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木牌反面书“房一座”,是为房券。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金代齐国王墓见证了平易近族文明融会?为何有“南方马王堆”之称? 赵永军:从齐国王墓的墓葬形制、规格及随葬的衣饰、物品等,可看出女真人的丧葬轨制,一方面有本身的族群特点,同时显明带有汉仪内容,阐明女真人大批接收跟汲取汉唐文明之后,他们的社会风气跟礼节产生严重变更,其汉化水平日益加深。这些文物的出土为金代女真人的文明风俗跟宋金关联等方面研讨,供给了新的可贵资料。 鉴于此墓墓主人身份明白,年月确实,保留完全,在金代墓葬研讨中存在主要的标尺意思。墓中出土有保留齐备的金代衣饰,故该项发明被学术界誉为“南方马王堆”。 此中,丝织种类类有绢、绸、罗、锦、绫、纱等,斑纹图案优美烦琐,有卷龙纹、云鹤纹、双鸟纹跟团花、朵梅、碧桃、卷云纹等。这对研讨中国现代纺织工艺、缫丝技巧、织机品种等供给了非常可贵的什物材料。 迄今为止,中国海内发明的金代衣饰资料甚少,齐国王墓的发明与挖掘,不只为金代衣饰的研讨供给了新的材料,弥补了空缺,并且对宋金时代经济、文明、来往等成绩的研讨也存在主要代价。(完) 【编纂:曹子健】
